返回 第153章 底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公正的待遇吧。

  “你说。”

  “草民本在汉中务农,听赵老八说天水送土地,税收少,保证有饭吃,这才迁徙过来。但是这些衙门里的人,竟然强迫我们种麦!”

  “官老爷,咱们有土地为啥不种黍,你说那麦是人吃的吗?除了能吃饱,力气也长不了,这就是让人有饭吃吗?”

  “要知道是这样,我才不从汉中过来。”

  这肖大山是从汉中过来的,还是赵老八介绍来的,也就是说常山二十七骑已经做到了,他们将百姓从五斗米神教手中反向挖人回来。

  这个信息令马强心中一喜。

  一旁的小吏赶紧喝止,这样说好像自己没有将政策解释,让马强误会小吏执法有问题。

  “给你说了,麦很好吃,而且官府会把所有种出来的麦收购回去,你有钱了不就有饭吃了吗。”

  “我才不要钱呢,没有粮食都是扯犊子,秋收的时候低价收粮,冬春的时候高价来卖,到时候我们一年的辛苦啥都剩不下。”

  “要是哪一年欠收了,我们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

  肖大山的话仿佛铁锤一般敲在马强的心上。m.trip118.com

  这就是官府不被百姓信任的结果。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百姓要的很简单,活着。在这个乱世当中,却连这么简单的想法都没办法得到保证。

  小吏沉默了,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他们能回答的范围了。

  马强低下身,检查了一下土地,耕得很松。

  “你可知官府多少钱收一石麦?”

  肖大山愣了一下,茫然的摇了摇头。

  “一石麦各地的价格都是三十钱左右,一亩地不过三石产量,一百钱都拿不到。”

  “黍一石就可以卖二百钱,一亩就算只产一石也有二百钱。”

  马强微微一笑,除了地域特点之外,这个价格几乎是全天下通用。

  只不过没想到粮产居然低到这种程度。

  优质小麦自然条件就能达到上千斤的亩产,随便用点什么坷垃就可以一千四五了,这才一百

第153章 底线(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