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长江无战事,风平浪静。
进入冬季,随着湖南、江西的清军逐渐退往长江以南,长江一线风平浪静,没有了战事,楚天赣地暂时恢复了安宁,天下人的目光,也都聚集在了岳州城。
周王吴三桂所在的岳州城。
吴军上下,包括湖广(长江以南)、广西,甚至云贵、东南的军民,都在私下讨论着,周王吴三桂,莫不是要当皇帝了?
周王,心里在想些什么?
自康熙十二年周王起兵,从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到现在的战事胶着,吴军虽然军事上没有颓势,但却始终未能渡过长江。
打仗打的是钱粮,打的是后勤。吴军根本在云南,将士虽然骁勇,但云南土地贫瘠,资源短缺,加上交通不便,后勤补给困难,战事长久,吴军消耗不起。
相比于满清朝廷举国庞大的人力物力,吴军钱粮上的劣势,显而易见。
引清军入关,剿杀抗清势力,后又残杀永历父子,吴周声望全无,周王吴三桂已被天下汉人视为“汉奸”。抛弃大明旗号,自立周王,为天下大明遗民所弃,失了许多人心。
且不说周吴内部派系林立,单是四藩之间,便是各自为政,形同自立。福建耿精忠、广东尚之信、关系孙延龄,三者与周吴都是面和心不和,随时可能反复。
最重要的是,周王吴三桂已经六十九岁,年近古稀,且又身子多病。其长子吴应熊及长孙吴世霖已被康熙斩杀,唯一的幼孙吴世蟠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
后继乏力,这是吴周目前最大的隐患。
吴军与清军在湖广江西对峙,双方你死我活,欲罢不能之时,满清朝廷却派来了使者前来,要与吴军罢兵,封周王为“南王”,并将长江以南的清军悉数撤回江北。
“王爷,清廷此举,未尝不是满清驱虎吞狼之计,王爷明鉴。”
府衙大堂中,吴国贵向首座上的吴三桂进言。
“驱虎吞狼?王爷又不是三岁小儿,又岂会被玄烨糊弄?清军退往长江以北,王爷正好经营江南,积蓄力量。你们都别忘了,世子与嫡孙都死在玄烨手里,玄烨必死,满清必灭!”
吴应期冷声道。
南王?
如果是开战初期,玄烨没有加害世子吴应熊父子之前,或许可以谈谈。
现在,天下抗清形势大好,玄烨又来玩什么“驱虎吞狼”,真是当天下人是傻子吗?
“廷献,你怎么看?”
吴三桂端起茶盏,向一旁的白发儒士问道。
“回王爷,玄烨此策,不是什么驱虎吞狼,而是阳谋。玄烨以王爷为南王,遣使至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处,让其镇守各省,如旧时藩镇。”
方光琛捋须道。
作为周王吴三桂的发小,清廷与吴周言和,方光琛也第一时间来了长江前线。
南王封号,周王治下,不过云贵、四川、湖广、江西几省。
耿精忠、尚之信、孙延龄,各镇福建、广东、广西三地。m.trip118.com
就是不知道,江南的朱和
第20章 吴三桂的心思(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