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我还算慢的。”杨铭淡淡地说:“有人比我做的更快。韵秋,你只要多练练,也可以做到的。”
杨铭记得,中国军队的女兵蒙眼拆装95式步枪,最快的记录是20多秒。别的女子能做到,他相信韵秋也能做到。而且现代人也不能小看古代人,古人练的那些战术动作,其难度不比现代人小,只是用处不同罢了。据福建老旗人伊通甫1963年写的《光复前后福州旗营内情实录》,晚清时候的满清旗丁要练习“马上三枪”,就是在五百步长度的马道上,骑着马奔驰而过,途中要迅速地从腰间取出装有三钱火药的竹管,将火药灌入枪膛内,再从枪上取下通条塞入枪膛把火药捣实,将通条复位,继之扳开机柄,将引火帽戴在引火嘴上,然后举枪向左侧第一靶瞄准,待马跑到靶前位置即勾动扳机射击;如此重复动作,奔驰中连放三枪中三靶才算合格,这个练习难度可比分解结合步枪大多了。
这次出战杨铭携带了hk416步枪和m249机枪,两者的子弹是通用的,但机枪的使用难度比步枪大一些,既然韵秋过来了,他便决定将步枪给韵秋使用,自己去当机枪手。心意既决,杨铭不禁有些担心韵秋。
“韵秋,上了战场我们并肩作战,就要对你以前的自己人开火了,你做得到吗?若是你不愿意,那便算了,你跟在我身边就好了。”
“你说过,我是汉人,杀鞑子有什么做不到的?”这佟氏族人是汉化女真人,还是女真化汉人,还是兼而有之,各种说法都有。韵秋既然这么说,显然也是有所依据的。
“鞑子以前在辽东杀了那么多汉人……”韵秋看着杨铭说:“杨铭,你知道吗,为什么同样的灾荒,鞑子能扛住,大明就扛不住?因为遇到灾荒,老汗便下令杀汉人,杀一个人就少一张吃饭的嘴,而且他们的粮食还可以给活着的人吃。”
“嗯。”杨铭沉重地叹了口气。韵秋说的这些历史他是知道的。天启四年(1624年),辽东发生旱灾,粮价涨到每升一两白银,这样算下来一石粮食就是一百两白银(如果按一斗三升算,也是三十两白银),努尔哈赤下令汉人如实申报所有粮谷的数量,全部低价收归官衙,然后按人口定量,再以每升米一两白银的价格卖给汉人,以致汉人饿死无数。而崇祯年间的陕西饥荒,一石米卖个六至十二两银子,便有大量饥民造反了。
难道“享受”一石米一百两银子的辽东汉人就没有造反吗?当然有,努尔哈赤采取的措施就是杀。天命九年正月(1624年),努尔哈赤下令清查无粮人口:“初五日,遗书前往量粮之诸大臣曰:‘奉汗谕:赴英额、赫彻穆、穆奇、玛尔墩、扎库穆抚顺、铁岭诸路之五牛录额真,著尔等不得与五牛录之人分离,共同查核五牛录之汉人。凡一口有诸申斗六、七斗者,准其居住。一口有五斗者,或所去之人有牲畜者,经核计若可以生活,则准其居住之。计之不敷者,则计入无粮之人数内。并将无粮之男丁数,人口数,造册奏汗,以听汗令。’”
清查之后,便是屠杀,将这些没有饭吃的饥民全部杀净,自然也就不会有闹事造反的了。
到了皇太极即汗位后的天启七年(天聪元年,1627年),因为明朝的经济封锁,后金境内再次发生大饥荒,一斗粮食的价格涨到八两白银,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恐怖局面。新继汗位的皇太极没有采取屠杀汉人的方式解决缺粮问题,而是采取了战争掠夺的方式。
皇太极首先是在天启七年正月初八日,刚过完春节,便急不可待地出动三万大军征伐朝鲜,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对朝鲜的征服,抢得了大量的钱粮人口。
然后在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进攻辽西走廊,此次战争亦即袁崇焕声称的“宁锦大捷”。此一战,大明在辽西走廊的二十多个堡垒,除锦州、宁远、大福堡三处没有被攻破外,其余堡垒全部被后金军攻破,大量钱粮、物资被抢,大量在辽西走廊屯田的关宁军被俘为奴。
而时下1629年末的“己巳之变”,后金大军破边侵明,只不过是皇太极这种以战争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策略延续罢了。
当然,对比起努尔哈赤靠屠杀国内人民来解决经济问题,皇太极的这种以对外战争和掠夺的解决方式,不管是从道义上还是从效果上来讲,那都是高明得太多了。https://www.trip118.com
杨铭思绪纷飞,一时无语。灯光下,韵秋的眼睛闪着晶莹,幽幽地说:“杨铭,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你若是不相信我,那便杀了我吧。”
听得韵秋此言,杨铭不禁大为感动,伸手将她搂到怀里,“韵秋,我会一生一世爱护你的,我们一辈子都相好,好么?”
“来生呢,你便不要我了么?”二十七岁的韵秋偎在情郎怀里,竟有一种小儿女的姿态,声音中都带着几分发嗲了。
“来生还这样……”杨铭心里一阵冲动,伸手便去解韵秋的衣服。
按杨铭原来的计划,他本来是打算晚上睡睡袋的,比盖被子暖和。但是现在韵秋来了,两个人一起肯定是不能用睡袋了,那就只有同裘共眠了。
两人脱了衣服钻到被窝里,搂在一起互相抚慰温存,暗夜的帐篷里一片寂静,杨铭闻着怀中人身体的甜香,感受着贴身的温软滑腻,不禁心旷神怡,雄姿勃发了。
他正欲翻身动作,却听到床头边的an/prc-155双信道单兵背负式电台响起了蜂鸣音,绿色液晶信息屏也亮了起来,杨铭一惊,知道这是许莹在顺义城里给自己来电了。
杨铭左臂搂着韵秋,右手从被窝里伸出摘下话筒,放到耳边喂了一声。
“将军,您现在到哪里了?”话筒里许莹的声音清晰地传了过来,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干扰,电磁环境超级优良,通话效果不是一般地好。
“走了五十里,现在扎营睡下了。”杨铭回复着许莹。
“一路上还顺利么?有没有遇到敌人?”许莹关切地问。
“什么敌人?活人都没遇到几个。”这天气,这战争,行军一路上经过的村庄早已是荒无人烟,想看到几个活人都不容易了。
“家里都好么?有没有啥事?”杨铭也向许莹问着信息。
“都好,没什么事。就是那个佟韵秋跑了,给苩薇留下口信说是去找您……,她人到了么?”
“嗯,到了,在我这儿呢。”杨铭感到怀抱里的温软身子颤了一下,忍不住侧过头看了看韵秋,却见电台液晶信息屏的微光照亮之下,韵秋的眼睛亮晶晶地也看着自己。
话筒里许莹冷哼了一声,“那敢情好啊,有她在身边,将军晚上就不会寂寞了。”许莹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酸意。
“嘿嘿,那是,那是。”杨铭尬笑了几声应承着。
“那个采兰,奴家今天让她和蕙儿一起搬到东厢房了,以后也不要她做事,让她专心学琴去。”
“是嘛?你有这么好么?”杨铭心中一暖,故意跟许莹打着趣说道。
“她不是将军的心头肉么?奴家能不对她好么。”许莹吃吃地笑了起来。
许莹这话八成是在试探韵秋,杨铭搂着韵秋的手赶紧在她的胳膊上捏了捏,示意她不要出声。同时侧过头看去,却见韵秋目光怔怔的,神情有些黯然了。
“将军要哪个女子,奴家拦过你么?奴家吃亏是还在哺乳,不能种玉。只要奴家将来怀上麟儿,别说是府里这些女子,便是那扬州的瘦马,秦淮的艳妓,奴家都给你弄来……”许莹继续说着,声音中带着几分幽怨。
“许莹,你真好!”杨铭明知许莹是在语带嘲讽,偏偏就装作没心没肺地说道。
“现在才知道奴家好么?!奴家若不是要照看府里的事情,又要照顾孩子,奴家也跑去跟着你同生共死了。”许莹冷哼着说道。
“那倒不用,你在家管好事,看好孩子就好了。”杨铭调侃着问许莹:“你今天给孩子喂奶没有?”
“喂奶?有奶娘呢。”
“你奶水那么足,不喂孩子那不是浪费了?”
“浪费啥呀,等你回来给你吃呗。”
韵秋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电台那头许莹显是听到了韵秋的声音,惊啊了一声,嗒的一下就挂上话筒了,杨铭这头的话筒里只剩下沙沙的无线电静默声。
“真是一对恩爱鸳鸯。”韵秋幽幽地说了句,声音中带着几分醋意。
“你也是!”杨铭挂上话筒,一个翻身压到韵秋身上。
(本章完)
第74章 夜话(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