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章 快雨晴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阜财门(南门)的城墙上,一队披甲军士肃然而立,盔甲鲜明,刀枪锃亮。那些平日负责守城的衙役和民壮们散立在军士队伍两侧。

  这次后金派使者来,虽然尚未发现有大军跟随,但战时机制已经启动,刘必显和丁有三取消了军士们的元旦休假,全体整装进入战备。

  杨铭站在箭垛后面,举着望远镜看着远方。镜头里,官道的尽头处扬起了灰尘,随即,排成阵列的铁甲骑兵从灰尘里显现出来,画面越来越大,可以看出这是数百名骑兵组成的阵列在前进。阳光照在人和马披挂的盔甲上,点点鳞光层层叠叠的闪耀着。

  后金的骑兵阵列到了离城四里处,缓缓停了下来。前排的骑兵往两侧分开,中间三骑冲出阵来。为首的一骑穿戴着细密的铁甲,外面披着黄色的大袍,身材看起来有些发福。在他的身后,两名披挂着铁甲的巴牙喇骑兵持着长枪,挎着马刀和箭囊,肩上背着长梢角弓,紧紧地跟随护卫着。

  三骑冲奔到离城墙两里处,挽住了缰绳,缓缓停了下来,远远地望着城墙,坐下的马匹喷着热气,左右来回踱着。

  皇太极如约而来了!

  《清太宗实录》卷五有皇太极在两军阵前单骑向敌上前对话的记载,看来此人的确胆略非凡。

  瓮城里,丁有三带领的八十名骑兵和二百名步兵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出击救援。

  这八十名骑兵几乎就是丁有三的全部骑兵力量了,他们基本上是由明军中的旧兵组成,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骑兵,只是会骑马而已。而那些步兵除了几个军官是明军旧兵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是从俘人中招来的健壮之士,训练都没经历过几场,更别提上阵接敌了。

  这些人自从当了兵,十来天里一直吃香喝辣,好不快活。现在终于到了要卖命的时候,一个个都面色沉重,冷汗直冒,甚至全身发抖者也不少。

  杨铭在瓮城内披挂装备,他脱下袴褶袍子递给妤黛,双臂舒伸着,妤黛麻利地将凯夫拉防弹衣穿到他的羊绒卫衣上面,然后给他披上绛色袴褶袍子,再将凯夫拉头盔递给杨铭戴上。

  一匹披着皮甲的枣红色骏马牵了过来。杨铭接过缰绳,左手把缰绳分开越过马头挂于马颈部,将无名指插入两缰中间连同马鞭抓住髻甲毛,抬起左腿将脚掌踩入马蹬内,右手抓住后鞍桥右侧,右脚蹬地轻轻向上跳起,左腿伸直身体挺起,右手撑在鞍前部,右腿伸直抬起迅速跨过马体,双手支撑体重,轻轻坐于马鞍上。

  “好!”一旁的丁有三轻声喝彩道。

  杨铭双手持缰,挺直着身子,手心全是冷汗。

  在美国,一期马术课程学费要5000美元,而一匹入门级的赛马要价几十万美元。杨铭从未考虑过去学习这种贵族运动,他只是在一个德克萨斯同学家的牧场里骑过几个小时的马,摔过好多次才练会了这个上马的姿势。

  许莹拉开手里的行军袋,举起hk416步枪递给马背上的杨铭。杨铭接过步枪,将三点式背带挂到脖子上,步枪斜挂在身体的左前方。三点式背带较之两点式背带的优点是可以在不摘下步枪的情况下,只需解开一个扣子就可以快速切换到射击状态。

  披挂完毕,许莹将一个包裹递给杨铭,这是杨铭为皇太极精心准备的回礼。

  瓮城的吊门放下了,杨铭冲许莹笑笑,做个鬼脸,双腿一夹,策马而出。

  阜财门(南门)瓮城的门是朝东开的。杨铭策马出了瓮城,随即右转奔上了官道。座下的骏马开始加速,杨铭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身体的平衡,所幸明代的军马是蒙古马,这种马的力量和速度都较现代的欧美良种马差很多,骑过洋马的杨铭尚能勉强控制住座下的战马。

  皇太极立住了战马,目光漠然地看着前方的瓮城。今天,正月初一,后金大军在通州河驻跸两日后,全军开拨东进。皇太极留在大军之后,要来会一会杨铭。他熟读三国,对招降敌方官将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历史上,他曾用十年的时间招降祖大寿,还曾将自己的侧妃博尔济吉特氏送给叶赫部的南褚,甚至不惜派出自己的皇后招降洪承畴。

  一匹枣红的战马从吊桥出来,马头右转朝着他的方向直奔过来,马背上的穿着袴褶袍子的年轻人高大的身体笨拙地控制着平衡,身前挂着的短铳随着马蹄的起落而晃荡着。

  皇太极淡漠的目光里露出一丝欣喜,他下意识地看了看眼前的地面,冬季的北方大地干燥而坚实,一丛丛枯黄的杂草在地上趴伏着。

  杨铭策马向前。越来越近了,马背上披着黄色大袍的中年男子的脸渐渐清晰起来,那种淡定雍容的身姿和锐利而淡漠的目光,展示着他无声的威严,让杨铭不禁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m.trip118.com

  挽缰减速,杨铭在马背上前俯后仰地控制着身体平衡,终于挽住了马。

  缓缓的蹄声,杨铭稳住身体,慢慢向前接近,在离对方四五步的距离停了下来。他看到对面马上的皇太极脸上露出了微笑。

  “你就是杨铭?”短暂的沉默之后,皇太极首先发问。声音不大,但是充满了威严。

  “正是在下!”杨铭对皇太极拱拱手。

  “你的大炮很厉害,朕很钦佩。”皇太极淡淡地说道,似乎那些死在杨铭大炮下的后金兵根本影响不到他的情绪。

  拱拱手,杨铭没有说话。

  “你不是明国的官将,但你忠心为国,朕很钦佩。”皇太极继续说着,“袁崇焕千里驰援,亦是忠心为国,朕也很钦佩。”

  杨铭知道皇太极是拿袁崇焕的前车之鉴在离间自己,心道这袁崇焕也不知道和你有什么勾兑,有勾兑倒也罢了,你还设反间计坑了他……

  “大汗的反间之计也是十分厉害,杨某佩服。”杨铭微笑着说道。

  “古人云,兵不厌诈。”皇太极闻言并不恼怒,反倒是微微一笑,“古人又云,良禽择木而栖……”

  皇太极这意思,隐隐是把袁崇焕下狱的责任全推到崇祯头上了,而且,再次地暗示离间杨铭。

  杨铭有一种冲动,他想问一问皇太极,袁崇焕的这桩千古疑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终于忍住了,他知道,现在问过去,不仅得不到答案,相反还会被对方算计。

  “朕一向求贤若渴……”皇太极说到这里,目光紧紧地盯住杨铭,原本锐利而淡漠的目光变得饱含热情。

  杨铭苦笑。投靠皇太极显然不是在他考虑之列的事情。

  “以杨铭你的本事,将来裂土封疆,亦非难事……”皇太极很有耐心,否则他不可能做到用十年时间两次招降祖大寿。

  “裂土封疆?大汗,在下志不在此。“杨铭平静地回答道。

  “你喜欢美丽的女子?“皇太极目光炯炯地看着杨铭,”朕可以将天下的女子任你挑选……“

  想到今天皇太极送上门的四名绝色女子,杨铭不禁脸上一红。

  “大汗,君子爱色,取之有道。”杨铭拱拱手,“这天下的美女,杨某无福消受。”

  “那你要什么?”皇太极微笑,“朕听说你曾对手下的军士说过,想要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杨铭一惊,这些话怎么会传到皇太极的耳里?

  “杨铭,平定天下,惠泽苍生,你不行,崇祯也不行,只有朕,庶几可矣!”皇太极淡淡的语气掩不住内心那种强大的自信。

  杨铭一时沉默。

  在上个世界的历史中,血雨腥风的明末乱世,满清入关平定天下,确实是历史给出的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李自成的党项军队残暴,所到之处,铲除城市建筑,裹挟失去家园的老百姓在阵前充作炮灰肉泥,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张献忠则形同禽兽。南明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内斗互砍。如此山河破碎,生灵荼炭,谁来收拾残局?

  而满清入关之后,迅速地平定了天下,建立了一个东临鄂霍茨克海,南极曾母暗沙,西南界

第44章 快雨晴翻(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