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不知放哪好。小枙伸手接过来,叠了几叠,解开褙子的衣襟,将迷彩服塞进去,肚子一下就大了起来。
“哇,原来接吻真的能怀孕……”杨铭感慨地说。话音未落,头上便挨了小枙一记指响。
明代几乎是没有成衣业的,古人做衣服,都是在布庄买了布自己做或者请裁缝做。但是市面上卖旧衣服的却不少,当铺的重要周转物资有一项就是客人典当的旧衣服。顺义城里这次一下子拥进这么多难民,旧衣服市场一下子红火起来,连一些不相干的铺面都兼营起了旧衣买卖。
出了巷口,在路人的诧异目光之下,杨铭带着小枙找到一家裁缝铺子。这家裁缝铺只有半间门面,里面挂着几卷布料、几件做好的新衣服和几件旧袍子。老裁缝站在柜台后面,看到杨铭俩人过来光临,惊讶得眼睛都直了。
“把那件袍子拿我试试。”杨铭看了看,挑了一件最大的袍子。
“客官,这是别人订做的新衣……”老头说话的语气有点难听,似乎很不待见这两位客人。
“我给你钱……”杨铭手摸向裤兜,脸上突然呈现出古怪的表情。
从穿越到现在,他就没用过一分钱,而且是标准的身无分文。
小枙看看杨铭,嘴角露出微笑,挽起袖子,将手腕上的银手镯摘了下来,扔到柜台上。
“不,不……”老头摆着双手,像受了惊吓的样子。
“咋了?这不是银子吗?”杨铭奇怪地问。
街面上的人围了过来,在杨铭和小枙的身后围了一圈,指指点点的。
那老头冲外面围观的人群拱手一圈,说:“各位街坊做个见证,公平买卖,不涉他情……”
说罢,回过头对杨铭说:“这件青布夹袄值银四钱五分……”
※青布夹袄一件值钱四钱五分,是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的记载,似应指旧衣。
“四钱五分就四钱五分,咱们这镯子怕有二两了吧……”杨铭不耐烦地说。
老头拿起镯子用手称了称,又端详看过,取出凿子一凿下去,截了一截,用戥子一秤,恰是四钱八分。
老头从柜台底下取出装钱的箱子,哆哆索索地数着找零的铜钱。
“别找了,快将衣服给我,还有事……”杨铭催着老头。
“干嘛不找?三十多个铜钱,能买好多东西呢。”小枙说。
老头数了三十六个铜钱出来,摆在柜台上。
“店家,有没有香帕?”小枙看了看杨铭,“我的帕子给你擦汗弄脏了……”
那老裁缝回头往里面打了声招呼,一个梳着小辫的女孩捧了盒子出来,放到柜台上,里面装着各式香帕。
小枙挑了一方白帕。
“十五文”老头报着价。
“好贵。店家便宜点……”小枙跟店家还价。
“十三文,最低十三文。”
套上青布袄子,杨铭拉着小枙的手,去找面馆。身后的人群一阵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唉,世风日下呀……这出家人不守清规,不知拐了哪家的小媳妇……还怀了个大肚子……”
“咱们去找里长,报官……”
杨铭头上的毫米短发在这个时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半个月没剃头的和尚。
找了家门面洁净的面馆坐下,叫上两碗龙须面,俩人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掌柜的,你这面里是啥肉?”小枙挑了几筷子,“味道不错。”
“马肉,新鲜的马肉。”掌柜满脸堆着笑说。
“马肉?哪来的马肉?”杨铭感觉有点奇怪。
“这军营里每天都宰马……今天刚宰的马肉,军士们偷拿出来卖的……”
小枙看了看杨铭,眼角挑了挑。杨铭不禁脸上一红。
宰马杨铭是知道的。顺义城下一战,受伤的马很多。能养好的,就继续服役,养不好的,就宰了吃肉。但军士偷卖马肉,杨铭倒是第一次听说。看来回去得好好治治。18小说
“掌柜的,这城里最好的客栈是哪里?”结过帐,杨铭问道。
“那自然是有凤楼了……”
(本章完)
第24章 凤来仪(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