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五章 搞公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s,他们会教你们的。大家来感受一下我们赛里斯人游戏的魅力吧!”

  所以他就通过《世界报》和艾玛-普利策小姐的关系,请来了纽约当地各大和小报社的记者,和他们搞一下公共关系。

  在一百年后东方某大国的网络社会中,公共知识分子(ThePublicIntellectual)这个头衔那都已经是臭大街了,甚至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

  而且如果了解二十一世纪的东方某大国的各阶段网络舆论走向,就会发现公知从香饽饽到臭狗屎的这个过程连十年都没到。真是其香也勃,其臭也忽。

  在2004年,那份有良心又有态度的报纸煞有介事且堂而皇之地评选出了“50位公共知识分子”。公知这两个字风头一时无两,学术圈中人不管主业是什么都很乐意戴上这顶高帽子。

  八年之后的2012年,东方某大国的“《纽约时报》”就发表评论称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言论价值立场就是反对……如此貌似为公共、公众呐喊,实则煽动、鼓惑,惟恐天下不乱。”

  而到了2017年谁还敢在网上自称公知,那简直就是在讨骂。

  在1920年,ThePublicIntellectual这个称呼还没有出现。当然,类似的概念还是有的。

  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和一般的认知的恰恰相反。新古典自由主义是排斥公共知识分子的。trip118.com

  米塞斯就不大喜欢那些“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灌输给公众”的家伙,因为这样“我们无法通过理性讨论来驱逐数十年来主宰大众头脑的政治思想”。

  他的弟子哈耶克更甚。在他的语境里,其实“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差不多。在《知识分子与社会至上主义》一文中,他把知识分子称为“贩卖观念的二手商人”:他这样写道:“所有这些人可能都精通传播观念的技巧,但对于他们所传播的东西的实质内容,通常只有业余水平。”。

  而对“公共知识分子”批判最厉害的是法律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还担任过联邦巡回法官的

第一百九十五章 搞公关(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