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颇有点后世那些哈韩份子。另外一个年轻人则是穿着一身劲装,腰挂佩剑,两手交叉抱在胸前,脸色沉凝,颇有气度。
何越朝梁津问道:“他们两个是谁?怎么在这个时候吵起来了?”
梁津摇摇头。
“他们哦,一个是王家的王宜风,另外一个是桓家的桓效,他们也不是在吵架,而是在讨论玄学。”
“玄学?”何越一脸的呆滞,虽然他不是很了解玄学,但是做为一个来自知识远播无限流通的世界的人,何越自然听说过这个词。
所谓的玄学就是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三本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一种哲学体系,在后世很受人关注,尤其是贵无论更是引人注目,很被人推崇。
魏晋时期正是玄学兴盛时期,这个何越知道,但是他不解的是今晚是何府的晚宴,八家士族齐聚一堂应该是尽量表现自己的时候。可是令他诧异的是这两个人居然用这样的办法来吸引别人的眼球。https://www.trip118.com
在自己熟悉的那个世界里,于公众场合讨论这种问题是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没有上进心。就算是要讨论也应该跟一些说得来的人在小圈子里讨论这些人生议题。
王宜风见身边的人越来越多,背负双手,微微扬起自己的头颅,十分高傲地道:“万物俱生于无,故无为本,有为末,无为体,有为用,治国之道应崇本息末,效法自然。如汉初之时,休养生息,与民便利,则国力自强。”
“哼,此言不过为无知者拾人牙慧之说。”桓效冷哼了一声道:“万物非生于无,万物变化错综复杂,虽受外物影响,然则各依其性,总有迹可循。万物自生而非生于无。若治国之道崇尚自然,以无为为君,以无言为教,必然礼乐败坏而纲常崩溃。国无名教而人不知善恶,国无赏罚而民不识进退。善无赏则无以劝善,恶不罚则无以惩恶。善者隐匿不出,恶者肆无忌惮,国将不国,何来国富民强?”
“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不以六经以为准,不以周孔为关键,越名教、除礼法,恢复人之自然性情。上善如水,我王家虽不掌朝政大权,而家族兴旺岂是名教所致?”王宜风两眼望天,神情倨傲。
虽然王宜风的样子让何越看着就不爽,不过他还是挺认可王宜风的话,越名教、除礼法,不让人以宗教学术为幌子集权于一身对他人任意剥削压迫。他十分诧异,在这样的封建时代,以儒家为根本的时期,居然还有一种对抗儒教,类似西方自由论的学说。这让他对这个神情倨傲的富家子弟不禁刮目相看。
“哼,家国处于危难之间,尚且崇尚自然,不思积极进取。终日饮酒于青楼楚馆,与娼妓为伍,以虚无为论调,座谈高雅,却不想北方已沦落于胡人之手,挽族人于嗷嗷,救百姓于涂炭。与家国有何益?”
桓效的话让何
第八章 王桓之辩(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