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按老规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才能够下地,又过半月,才能够在烧锅甑口磨房曲房和店堂上走一走。但这时已一个多月过去,眨眼也就到了腊月二十八,再过两日,便是来年的正月初一。按祖上规矩,腊月二十八这日,也是给甑口磨房曲房和店堂上众伙计放假,让他们回家过年的日子。

  就见这日上午,张树亭哪儿也没去,一直躺在炕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腊月二十八下午这场事,是一定要由张家人亲自来料理的。往年都是他爹,今天也只能他了。所以,直到晌午,张树亭才起来,然后草草吃了午饭,便直奔烧锅这边而来。

  烧锅后院一向是静悄悄的,很少有人声。中院里,甑口磨房曲房上的伙计也不象往日那样忙碌了,正收拾着家伙,打扫着场地。但张树亭也没有像往日那样,直奔甑口磨房或曲房,而是穿过中院,直奔前院而来。

  待来到前院,又是先来到沿街店堂,店堂前早没有了往日排队的拉酒车辆,又见店堂前,正由七八个伙计在打扫店堂,且已将七盏用粗竹条大红绸制成的灯笼一排溜挂到了店堂屋檐前,又用大红绸将七盏灯笼串起系了。

  看罢店堂,张树亭这才又绕回前院,西面仓房,嘴巴子上很厉害的师、田两位伙计,正站在小房子一样高大的木制酒海上,给酒海贴封条。张树亭看过一眼,又直奔帐房而来。南烧锅帐房就在前院北房里,账房先生,也姓张,五十来岁年纪,说来又不是别人,正是县公署书记小张的父亲张玉书。

  待来到帐房,帐房先生张玉书、店堂掌柜祁占奎、大伙计老孙都已在了,正一封一封地用油纸封银子,有一封八块的,有一封十二块的,还有一封十五块、二十四块和三十六块的,待封好,又根据数量不同,分别码到不同的笸箩里。

  就见张树亭进来,也学着往年他爹张根茂的样子,往最里面的一把太师椅上一坐,也不说话,单等着将该封的银子封好。

  待封好,也没等张树亭开口,帐房张玉书便先开口了。

  张玉书:

  “东家,今年烧锅赢利虽然没有去年好,但按你的意思,还是按去年的数量包了银子。喂牲口的,赶马车的,磨房及店堂小伙计,每人封大洋八块;甑口、曲坊、店堂大伙计、帐房先生每人封大洋十二块;甑口大师傅每人封大洋十五块;分店店堂掌柜每人封大洋二十四块,总店店堂掌柜封大洋三十六块。”

  说完,又将一个笸箩里的散落大洋推动张树亭太师椅近旁道:

  “这是剩下的零散大洋,就归东家了!”

  张树亭看了看笸箩里的散落大洋,刚想问话,就听一旁的祁占奎又先说话了。

  祁占奎:

  “我先申明,我来得时间短。若是三十六块大洋是为我封的,我是万万不会拿的!”

  张树亭冲祁占奎摆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仍问张玉书:trip118.com

  “笸箩里剩的是多少?”

  张玉书:

  “和去年一们,二百三十八块。”

  说完又说:

  “烧锅上明年预留的大洋,我都锁柜里了。数目也与去年相同。”

  张树亭便点点头。张树亭点头,是因为他记得,去年爹爹张根茂年底主持给伙计们分大洋时,也是这样分配的。

  这时,张树亭便看一眼站一旁的大伙计老孙:

  “孙师傅,香案都准备好了没有?”

  老孙答都准备好了。

  张树亭又点点头。

  说话间,店堂上甑口上磨房上曲房上仓房里伙计以及喂牲口的赶马车的把式,皆陆陆续续来到了前院

第十九章 按老规矩(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