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打破这些老师傅们遵循了一辈子的成规,确实有些困难。
不过沈重很有耐心,光是一个车轴粗细为什么要完全统一的问题,沈重就讲了不下十遍。
所幸这个时代的匠人还不像后世印象中的那些古人那么顽固不化,也并不是那么固守己见,只要沈重讲得有道理,这些掌墨师傅也都还能接受。
一个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最早使用各种火器的国家,必然有它的可取和包容之处,这个时代人们的创造力和包容力还没有完全被关外那个愚昧的民族所泯灭。
在沈重一遍又一遍讲解下,在席大生和作坊中十几位掌墨师傅的共同智慧结晶下,今天,木轩坊马车标准细则第一稿终于炮制出炉了。
这份凝聚了木轩坊十几位掌墨师傅心血的标准细则在原有图纸的基础上,对马车上面每一个卯榫结构的尺寸和开口大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对马车的大小,车厢板的尺寸甚至木楔的大小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以前每一辆马车的制作,都需要一个掌墨师傅全程把控,马车各个接合处卯榫结构的大小和尺寸,完全是凭借着掌墨师傅的经验来完成。
现在有了这一张标准细则,大大降低了对作坊中工匠的技术要求,只要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将部件加工出来,只要不出现大的偏差,就能完成一辆马车的组装。
这一点,除了一些比较复杂的部件,比如车轮的輮制还需要掌墨师傅之外,其他部件的制作,只要是能熟练使用工具的工匠都可以轻松胜任。
而且这种标准的制定,可以使每个工匠精细分工,单人只负责车体上一个部件,而不用再耗费很长的时间去熟悉一个个部件的制作,这样工匠的熟练程度提高之后,必然会大大提高产量,也为以后马车的量产提供了可能。
产品标准化与分工精细化是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顺着这一趋势发展下去,迟早会有生产线问世!作为一个穿越者,沈重清楚地知道这种发展趋势,但现在这些小作坊甚至还不能被称为传统工业,只能被叫做手工业,自然不可能知道这样精细分工的好处,所以掌墨师傅有些抵制也是很正常的。
既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走到这一步,那就让自己这个过来人,提前打开一扇小窗,透过一点清新的空气给这个时代吧!https://www.trip118.com
这种生产方式能够更合理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现在还不能达到后世一个螺丝都有专业生产厂家的那种精细化程度,但早一天出现,对这个帝国就会多几分裨益。
想想后世那些跨国企业,就是凭借着这种生产方式,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建立起来一个个呼风唤雨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
一想到这些,沈重就有些心怀激荡,不知道这种生产方式的提前出现,算不算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一点属于
第033章 产品标准化(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