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九章 得不偿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大事情都是混混烈烈的,小事情才是最磨人的,最消耗青春的。

  自从白波慢慢的放弃了太平道,接受了自己是跟着官家子朱苛的心态之后,朱苛他们就在召陵过上了稳定而不安逸的生活。

  召陵这个小城太偏远了,也太磨人了。

  盐巴地,朱苛在上面放弃了信心,用当时的那种技术,在哪一块盐巴地里面,能够得到的盐巴有限,并不能大规模的去开采。

  干脆,大手一挥,把这块盐巴地交给了郭嘉的老爹——郭仁(杜撰)去处理,告诉他,相近办法要让这块盐巴地赚钱。

  工作重心放在了召陵的那些良田,放在了召陵周围的那么多的百姓。

  可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第一大难题,召陵的道路,怎一个差字了得。

  尤其是田边小道路,被两遍耕种的老百姓耕种的只剩下一脚宽的羊肠小道,走的时候心惊胆战的。

  河道呢?

  召陵县还是有很多的小河流,可是这里的河流真的是太没有面子了,他们的河道没了,河道的两边都被老百姓种植了庄稼。

  给小河道留下的水渠,还不到一尺宽。

  用褒义词来说,这里的老百姓把种庄稼开发到了极致。

  可是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拿道路来说,窄窄的道路,这里的老百姓只能肩挑背扛,效率极其低下,完全不知道利用他们家中有的独轮车。

  族里面的老人家还说:

  “可不敢用独轮车,小谷穗才多大,被独轮车推着,粮食都被两边刷着掉了。”

  现在正式一个收谷子的时候,秋收的时候,朱苛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里的老百姓这么慢的收拾吧。

  这个动员工作,不知道做了多久。

  其次就是河道问题,不管是大家族的族长,还是小家族的族长,甚至是村子里面的老者,全部站出来跟朱苛对着干:

  “大人呀,本来就没有多少地,这要挖一个两步宽的河道,俺们家中没地了。”

  朱苛能告诉这些老人家,你们家的谷子趴在地上发霉的原因是河水的流动让土壤变得疏松,谷子抓不住地面而趴倒这么高深的理论吗?

  “大人,这就是条小溪流,真的不碍事,俺记事以来,还没有见过这条河流发过大水,这河流不碍事,真的不碍事。”18小说

  “是啊,大人,再说,这块地之所以是上等田,就是因为这块地中间有条小河流经过,才是上等田的。”

  这是上等田?这是哪家的上等田,谷子长的是高,可是都趴在地上,大谷穗全部都被湿土捂得发霉了,

第五十九章 得不偿失(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