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敕勒川,阴山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不及待要办公了!”

  “我要拿到朔方和五原的户籍、田土图册,发动百姓开荒屯田。”

  姚广孝手舞足蹈,“呼延固曾禀报过,乌梁素海边上散布五万户汉人百姓啊!”

  “这些就由军师慢慢调度安排。”

  “总之,本侯治下的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其有所得!”

  “吾以老之老及吾人之老,吾以幼之幼及吾人之幼!”

  “轻徭薄赋,安居乐业。”

  “......”

  “老百姓再也没有住房、教育、医疗之苦!”

  说着说着,刘玮突然想到了他前世的那个时代,一阵感叹。

  看病看不起,房价居高不下,教育成本昂贵得令人咋舌......

  老人摔倒不敢扶,高额的彩礼,结婚结不起,生娃不敢生...

  要是没有穿越过来,估计刘玮还在自己地下室的小出租房里,看不到明天的希望。

  姚广孝在一旁听到刘玮的一连串感慨,却心生敬意。

  刘玮的这些话,每一条便是高度浓缩的施政精髓。

  只有千古明君,才会将百姓放在首位。

  百姓心中有杆秤。

  谁把百姓放在心上,百姓就把他记在心中。

  “主公已然有了大帝之相也!”姚广孝暗赞。

  不过,他的思维好像跟不上了刘玮的节奏,便虚心请教道:

  “主公,住房和医疗贫僧似懂非懂,可教育我听得有些糊涂,不知是何物?”

  刘玮笑了笑:“你不是说云中四郡的读书人少,能征辟作官的人才严重缺乏。”m.trip118.com

  “这个教育,就是让更多的人都能识字读书,成为人才!”

  姚广孝听后,当即摇头:“难啊,这里不是中原,书籍极度缺乏!”

  “即便有书籍,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也是少之又少。”

  “没有书籍,我们就自己创造!没有教授,我们培养!”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基本扫盲的知识,刘玮还是具备的。

  “本侯的官员,绝对不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

  这时,有探马来报:“主公,前方五里有一片大湖挡住去路,是否绕行?”

  “军师,刘校尉!”

  “乌梁素海和敕勒川到了!”

  刘玮眉毛一扬,大声说道。

  【注:实际的敕勒川,是指呼和浩特(云中)周围的土默川平原,小说剧情需要,放在乌亮素海东边这片草原,勿喷。】

第158章 敕勒川,阴山下(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