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明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巨大利益,也要稳住农民的基本盘,确保帝国的稳定。

  朱厚熜对此表示赞成,在元朝刚刚被驱逐,百废俱兴,万民凋敝的时候,这确实是最好的做法。

  但王朝发展步入正轨,一味地抑制商业,却并不可取。

  朱厚熜抬头望向了桌案一侧的史书,史书的书页有些发皱,看得出经常有人观看。

  宋朝繁华,商税成了国家赋税的根基,对农业的盘剥相对减少。

  明朝重农抑商,赋税的大头压在百姓身上,而到了现在商业规模庞大,但所征收的赋税,却完全对应不上。

  “主上,这是王大人核对好的户部开支账册。”https://www.trip118.com

  麦福双手捧着几本册子,来到了朱厚熜身边。

  朱厚熜随手翻看了几本,就将册子放在桌上,闭目思索。

  王守仁的本事很出众,不过上任几天,就将户部的陈年旧账理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最难得的是,收支都折成了对应的银两,让人看起来一目了然。

  谈到明朝的赋税,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

  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采取用实物征收赋税的办法,时至今日,大明帝国的钱货单位依旧是,粮食的计量单位——石。

  朱厚熜明白,税制,一时半会动不了。

  但对于农业,促进生产的办法,还是可以多想一想的。

  百姓最看重的事情是什么?吃饱饭!

  吃饱饭就能活下去,而要想吃饱饭,那粮食的收成就非常重要。

  历朝历代皆重视农业,但农业却一直靠天吃饭,偶尔天气不好,百姓只能颗粒无收,欲哭无泪。

  他轻叹一口气,慢慢敲了敲桌案,大明所处的时期,小冰河时代日渐来临,北方的气候逐渐变冷,要想提高生产确实是一件难事。

  他起身目光定定地看在图纸上,神色变得坚定,无论再怎么难,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

  乾清宫外,陆炳关切地问道:“主上还在处理政务?”

  黄锦挥了挥手中的拂尘,无声的摇头。

  陆炳抬头望了眼天上明月,紧了紧手中的刀。

第67章 明教(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