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们放完就又去捡稻穗了。
而晒垫旁边放着的是两台脚踩打谷机。
据说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前几千她们打稻谷还是要用那种“打房桶”,就是一个体积很大的方形木桶,用手抓住捣碎往桶摔打,稻谷就会掉落在桶里面,累不说,效率也低。
现在生产队拥有两台新的脚踩“打谷机”,尽管全靠人力踩动,但比起“打房桶”它的效率还是有了较大提高。
打稻谷时须用脚用力踩传动踏板,手抓稻禾塞进快速滚动的打谷机中打落谷粒,谷穗在滚筒脱粒槽里自动脱粒落到木箱里。
再由人把木箱的稻谷装到棉麻袋子里,放在旁边岸上的板车上,全生产队的板车一溜排停在这边,装满一车就拉一车回生产队的粮库里面停放。
现在全部的人力物力都集中在地里抢收,保证第一时间把地里的粮食都收上来,避免后面会突然下雨。www.trip118.com
等到抢收完成后,再安排晒稻谷。
大家忙得实在渴了,都是直接在地里水渠道用手剥开上面的稻草,用手捧着水就喝了。干净的井水都没有,更别说开水。
吃的也是早上吃完就出门,带着干粮中午直接在地里吃,吃完歇息一下又继续接着干活。倒是因为农忙家家中午都舍得每人吃一个鸡蛋,有些家里晚饭还能吃几块肉。
在这个农作完全靠人力的年代,亲身体会,亲眼目睹后,才知道诗里说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底有多辛苦。
经过一个星期的辛劳,终于把地里的稻谷都收上来,堆放在粮库了。
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脱了一层皮,皮肤又黑了几度,林秋霞也不例外。
第30章 秋收(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