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安南外海,姑苏岛。
顾正臣上了香,看着东莞妇人的雕像,沉默良久,才对朱棡、沐春等人言道:“这笔血债,安南人只是帮凶,真正的凶手是倭人!现如今陛下同意征讨安南,让交趾回归。就是不知何时——”
“可以准许我们东征倭国,将那里的畜生杀个干净。”
这声音如同刀剑。
冰冷,且锋芒。
朱棡上前一步:“先生,弟子也问过父皇这个问题,父皇说要等一个时机,兴许灭倭之事已在父皇的盘算之内。”
“时机?”
顾正臣无奈地转过身。
什么是时机?
时机是为了打赢而存在的,若是不需要时机也能打赢,时机还重要吗?
倭国不是安南,动安南需要动脑子,需要借口,需要舆论,毕竟南洋诸多都在这里看着,无缘无故揍安南不合适。
所以安南进犯大明广西,掠杀大明百姓,安南射杀大明使臣,这点事全传开了。
这就是在传话,安南有取死之道,大明揍他,合情合理。
可倭国算什么东西?
它是个岛国,周围除了朝鲜没任何国家。
也就是说,灭倭不需要那么多什么时机,也没必要做那么多舆论上的考虑,毕竟舆论给谁听啊,周围都是海。
隔着一道海峡的李成桂也不敢嚷嚷什么,就是让他嚷嚷,他能嚷嚷给谁听?https://www.trip118.com
女真还是纳哈出,还是辽东都司?
虽说现在倭国正处于南北朝内战时期,可他们的战斗太没效率了,加上战斗的规模有限,一次战斗下来,双方未必能死个上千人。
不如大明登场帮他们一把,分什么南北,一个送去东海,一个送去西天,不就清净了……
只是老朱现在做事,主张一步步来,慢慢来。
归根到底还是土豆、番薯、玉米等农作物让老朱的底气越来越充足,他更希望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之后,再图谋更多,以做到疲民而民不怨,累民而民不辞。
一句话:
粮仓满了,钱多了再干更多事。
可顾正臣有些蠢蠢欲动,倭国就在那摆着,不灭
第两千零七十六章 占城七百万军(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