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政策虽然如此,却难以改变何腾蛟、瞿式耜、金堡等人根深蒂固的理学思想,他们或明或暗,始终对农民军进行不断地排挤和打击,从未真正把他们看做自己一方的力量。
只有堵胤锡,在李过、高一功等人即将与南明决裂时,单刀赴会,晓之以理,打动了农民军将领,实现了联合。在此后的战斗力,大顺军余部们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远远超过南明军阀们的军队,如果不是到处受到掣肘和打击,本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trip118.com
看看堵胤锡去世后忠贞营的遭遇。顺治七年(1650年)年,尚可喜、耿继茂进攻广州。永历帝调遣高必正率忠贞营入粤救援,两广的军阀为了排挤忠贞营,声称忠贞营的前部淮侯刘国昌造反,使得高必正、党守素等无法进入广东,只得拔营返回南宁。
当时清军进攻广州颇为不顺,永历朝廷也派出各路援军,如果有能征善战的忠贞营加入,击退清军把握大增。忠贞营遭到排挤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这时堵胤锡已经不在,无人有足够威望和能力调节矛盾。
在孙可望请封时,高一功等忠贞营将领又卷入了封王纠葛,两大原来的农民军力量产生了隔阂。
不久,大西军出滇抗清,孔有德攻入广西。忠贞营单独作战,无法战胜孔有德,孙可望又没有威望号令他们,不愿降清的忠贞营将士只有带兵北上,去和在夔东的郝永忠、袁宗第等会和,形成被称为“夔东十三家”的抗清力量。
大西军和忠贞营之间,同样缺少一个合适的中间人,能在两头都说上话,让大家都给点面子。这个人,还是堵胤锡最胜任。
堵胤锡死后,永历朝廷缺少了有能力的大臣从中调解,也缺少能对孙可望形成掣肘的军队,这是他目中无人,得以独大的重要原因。
如果有堵胤锡的战略眼光和忠贞营的兵力支持,孙可望的野心或许不至于膨胀得如此厉害,他此后发兵攻击李定国,自相残杀时,也要重新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第97章 疑兵之计(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