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4章  图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佛朗机炮由欧洲发明,明朝嘉靖元年由葡萄牙传入大明。

  明朝前期在对北元的战争之中火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谓“火器之为利也,迅如雷霆,疾如闪电”,当时的明朝人一度颇带几分得意地宣告“大明之长技莫过于火器”。

  但到了明朝中期,当大明帝国遭遇沿着新航路东来的西欧殖民者时,“天朝”赫然发现对手手中的火器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凌驾于火药的母国之上了。

  大明正德十二年,4艘葡萄牙帆船运载着使臣皮雷斯抵达广州。https://www.trip118.com

  为了表明对于大明的敬意,,对东方礼仪茫然无知的葡萄牙舰队指挥官按照欧洲惯例下令升旗鸣炮,却被广州官员误认为是要开炮滋事。

  广州官员的描述是:善大铳,铳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其铳用铜铸,大者千余斤,因名佛郎机。

  虽然此时大明的火器已经有所发展,不论轻型的火铳抑或重型的“将军炮”,都有这样共同的缺点:第一,前装式,火药、弹子需要从筒口装入。

  第二,一发打放后要等待炮筒冷却才能继续装入火药和弹子,连续打放的次数多了还会引起铳管爆炸,使得火器在实战中的应用局限性很大。

  而佛朗机炮从结构上就不同于火铳。

  其采用母铳衔扣子铳的结构,较好地解决了管内闭气问题。将装有火药和弹子的子铳,放入母铳膛内发射,这就避免了铳膛与火药、弹子直接接触而发生爆炸。

  母铳的管壁加厚,能够承受较大膛压,也保证了发射安全。

  由于子铳是单个的,便可以发射一个子铳后换上另一个。几个子铳迅速更换,就能形成“弹落如雨,所向无敌”的巨大杀伤力。

  佛郎机炮的母铳炮身两侧安设炮耳,便于在炮架上的安放、转动,而且还配备准星、照门,使射击的准确性大为提高。

  当时,大明朝廷震惊于佛朗机炮的同时,也并没有认为这是西洋人的“奇技淫巧”而是立即便按照着佛郎机炮进行仿制。

  当年工部军器局就制

第144章  图纸(1/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