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7章  制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盐户用勺子一铲,一片盐化为精细的盐粒。

  这盐洁白如雪,又极为精细。

  那些盐户都看呆了。

  “果然是好盐!”朱标上前,也不顾烫手,捻起一点盐。

  那盐十分细,堪比细沙,又洁白如雪。

  朱标将其放入口中。

  “这盐十分精纯,没有一点苦涩之味,更胜过长芦贡盐。”

  自古盐以质论,广不如浙,浙不如淮,淮不如长芦。

  长芦贡盐那都是专供皇宫所用,但也比不少这细盐!

  陆渊将制作方法和需要的材料都记录成册,朱标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教授给盐户,这就不用陆渊操心了。

  弄完这一切,陆渊伸了个懒腰。

  中途朱标听锦衣卫说了几句,便出去了。

  陆渊想大概是那管事的招了,不过这种事情陆渊也不想管。

  这些贪官污吏杀之不绝,即便到了现代也无法解决。

  陆渊干脆找了个兵丁,让他带着自己出了盐场,去海边走走。

  初春的海风颇为凛冽,让陆渊有些寒冷。

  围着盐城,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盐城,随处可见劳作的盐户。

  沿着海边有一处土堤外面堆砌着石头,上面栽种着柳树,植草皮。

  陆渊知道这便是范公堤。

  范公堤本名捍海堤,北宋天圣二年,范仲淹主持修建了从楚州盐城经泰州海陵、如皋至通州海门的捍海堰,俗称范公堤。

  它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着当时苏中、苏北海岸的所在。后世屡圮屡筑,并续有增展。

  范公堤被誉为我国海塘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能。

  两淮盐场的兴旺,还离不开这项重要的水利工程。

  陆渊又看到远处一些官员正组织百姓修筑烟墩,也就是烽火墩。m.trip118.com

  如果遇到兵变匪警,倭寇来袭,便即在墩上点火报警。

  还有一些是潮墩,涨潮时,供赶海人爬上潮墩避难。

  陆渊行走在范公堤上,看着海面烟波浩渺,逐渐走到了一处码头。

  几艘渔船正在靠岸搬卸鱼获。

  看着一筐筐鲜活的鱼虾,陆渊也是提起了兴趣。

  在现代海鲜价格高,但在古代,多数海鲜却是显有人问津。

第87章  制盐(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