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农村的生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连个问的人都没有。

  文浅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金黄的水稻,也看到了整整齐齐的玉米田地,还有附近一垄一垄的红薯地。

  过段时间她打算去附近的村子收点农作物存起来。

  老家的玉米、红薯基本上都是拿来喂猪的。

  猪吃的东西文浅还记得很清楚,最早是在山上打猪草,比如构叶,然后是拌着糠和麸子一起煮的。

  后来养猪也会喂南瓜、红薯藤、玉米和红薯,总之养出来的土猪肉是很好的,陈婶家就养了两头猪。

  老家种的很多东西基本上是人吃一点,多数喂猪,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在文浅老家只有水稻、小麦和红薯会拿去卖,也有人到村子收。

  水稻的价格没有太多变化,红薯的价格就更是卖不上什么价钱。18小说

  玉米更是后来才种的多一点,趁着水嫩的时候煮点人吃,等老了收回家不过也是连芯儿带粒去加工成粉回来喂猪。

  也只有平原地区大规模的种田,才能多挣一点钱,像文浅家乡这样的丘陵地带,一家一户,一点点田。

  饿是饿不死,但也别想存钱。

  陈婶儿和陈叔两个人不忙的时候就会出去打零工,附近插秧播种会请人,建房子、砍树背木头,山上采松菌、药材,下龙虾、黄鳝和泥鳅。

  这些也是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完全待在他们当地农村就是这样生活的。

  就这样,如果天道不好,粮食减产,一年下来收入就更少了。

  在乡村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挣小钱的,所以很多人就出去打工了。

  在农村,想要致富,就只能和商业有关,不然光种田是肯定不能勤劳致富的。

  文浅也在电视上见过,在某一个地区种一种作物,比如葱、花椒、猕猴桃,然后修路,打通市场。

  种植、运输和售卖都统一解决才可以。

  需要有人带头,有人出钱,有人出技术,还能团结一心,花费好几年形成规模。

  这样的事情文浅也就只能在电视上看看了。

第23章 农村的生计(3/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