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六章 愿做张仪苏秦之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舌就能让关东六国对秦国献城俯首,被秦王尊为相国。这等丰功伟绩岂不比攻城略地更为煊赫?”

  “还有苏秦,同样了得。以一己之力,联合六国合纵抗秦,一人身配六国相印,那是何等威风?每每想起这两位先贤的风采,我就激动的想多喝两杯。只可惜啊,我晚生了一千多年啊,没赶上那个纵横捭阖,激荡人心的时代啊。”

  岳文季一脸向往的神情,随即又落寞无比,端起面前的清茶当酒一饮而尽。

  看见好友这一脸遗憾的样子,寇良才安慰道:“君上英明睿智,志存高远。如今我楚国新立,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你若是有心,我可上书举荐。你也可以自荐。君上用人不拘一格,应该会给你一个能真正一展所长的职事。”

  岳文季拱手谢过,摇头道:“我才从一介书生当了知县不足两月,若是贸然上书,也不太好,要知道许多人还都要从普通的文吏做起,而我却直接就当了知县。消息传出去,肯定会有许多人说我不知好歹的。”

  寇良才笑道:“你岳文季什么时候是在乎他人议论的人了?这可不像你啊。”

  岳文季肃容道:“楚国新立,无论是吏治还是明制,都要逐渐纳入正规。朝廷也有朝廷的规矩,我既然选择投效君上,出仕楚国,就要遵守朝廷的规矩。若是人人都学我,这朝廷不是乱套了吗?我这番牢骚也就是在你面前说说,其他人面前我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寇良才颔首。

  自己这位好友虽然有些狂傲,但也是一个知恩图报,明大理的人。

  但是他也不不知该如何安慰了,这时就听见外面有一个小吏进来禀告道:“使君,岳明府,朝廷通政署的人来了,说是带来了君上的口谕,要给岳明公的。”

  使君是对知府寇良才的尊称,明府则是对知县的尊称。

  这也是汉唐时期的称呼,楚国立国之后在官场的各种称呼之上颇有些复古的潮流兴起。

  这也算是雅事,沈墨并未制止。

  总比见官就称呼大人要好的多。

  两人闻言,都有些诧异。

  刚说到君上,君上就派人来了。

  难不成君上有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不成?

  两人急忙起身出去迎接。

  通政署负责朝廷政令谕旨的下达,同时也负责下面各级官员奏章的上传。

  沈墨在立国的时候将行人司和通政署的职事合并在了一起。

  两人出去之后看到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年轻行人正在院子里等候。

  行人不是路上走的人,是通政署行人司最基础的职位,全部都是由读书人担任。18小说

  在明朝的时候能够担任行人的都是进士出身,虽然看起来是个跑腿的差事,但其实也是个清贵之职,以后往上晋升都很有帮助。

  用现代一点的话说,就是富有跟基层打交道的经验。

  当然,沈墨手中可没有那么多进士,行人大多数都是秀才。也有少数是童生的。

  反正只要脑子灵活,年纪不大的,做事情有分寸的就行。

  行人目前是九品职位,属于文官里面最低级的一级,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

  那行人叫做杨玄,看见两人出来,急忙上前见礼。

  两人回礼。

  杨玄遂一脸严肃的地宣读了国君的口谕,两人躬身静听。

  沈墨在立国之后,下诏废弃了满清的跪拜之礼,要求日常官员之间,乃至百姓见官,都不需行跪拜之礼,鞠躬即可。

  在觐见国君的时候,也无需跪拜。

  只有在大朝会的时候或者是极少数重大场合才需要行跪拜礼。

  这一点也符合沈墨提出的平等理念,所以诏令一出,臣民一片欢呼。

  没人喜欢动不动给别人下跪的。

  自秦汉至唐宋乃至于明,都没有动不动就行跪拜礼的规矩。

  直到满清,好像是为了故意打断汉人脊梁,所以才频繁地要求行跪拜礼,甚至以当奴才为荣,实乃蛮夷粗鄙之举,心思阴暗歹毒,让人不耻。

  杨玄宣

第二百七十六章 愿做张仪苏秦之辈(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